阅 : 1582
据中国消费者报消息,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智联招聘”员工参与倒卖个人信息案。该案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达16万余份,一份信息被卖5元左右。该案件在北京市朝阳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
按照“智联招聘”的正常信息销售流程,企业需要与“智联招聘”签订正式合同,待缴纳服务费用审批生效后再以企业账号的形式获得用户个人简历信息。
此案中,无业人员郑某为了获得公民简历信息,伪造假企业营业执照并提供给智联招聘工作人员卢某和王某,获得企业会员账号,从而获取大量公民简历,然后在淘宝上售卖,一份简历的出售价格为5至6元不等。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员工参与倒卖个人简历”的案件。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6月22日,“智联招聘”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公司发现员工申某私下出售几十万条网站的个人简历,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薪资收入等个人信息。
2017年6月2日,申某因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在朝阳法院出庭受审。经审理,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判处申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生效文书中看到,判决书中认定的被告人销售或购买的个人信息数量均十分可观,每次交易达上万条数据的情况十分常见。
2018年10月29日,湖北省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倒卖公民信息案件进行宣判,被告人唐某利用工作便利,在其单位办公室内盗取全国人口信息库和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资源信息库,非法获取公民的个人户籍、车辆信息约11300余条,并将以上信息转卖,收款达十万余元。唐某还指使女友涂某帮其操作微信联系上、下线,让涂某购买公民在移动公司登记的手机号码信息约11700余条,并将信息倒卖,获利约4万余元。
2018年11月30日,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被告人王某与他人一起在互联网上通过QQ、微信等方式大量倒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利。经查,王某销售的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累计达5万余条。
在如今信息发达的时代,保护信息安全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安全得到保障才能留得住用户。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申请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成为趋势。